国运之战!东桑西移 一场影响中国深远的产业迁徙(组图)

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,丝绸是中华文明的象征。

一块丝绸背后,是一条栽桑养蚕、缫丝织绸的产业链。

千百年来,我国的蚕桑业中心,经历了从北方向东南迁移的过程。

自2000年起,我国蚕桑业中心开始从东南向西部迁徙。

这是一场影响国运的产业迁徙。

我国的蚕桑业,源远流长。

成书于春秋时期的《诗经》,就详细地记录了蚕桑丝绸生产的过程。

我国古代的蚕桑业,发祥于黄河流域。

蚕桑业的基础是种桑,黄河流域,特别是济河与黄河一带的兖州,土地肥沃,草木茂盛,在水退之后,土地可以种植桑树。

有了桑树,便可以养蚕。由桑蚕所结的茧缫得的丝,被称蚕丝。蚕丝编织而成的,即为丝绸。

唐代的蚕桑业中心,仍在北方地区,尤以齐鲁的刺绣、河南的织锦出名。

齐鲁的刺绣作品《荷花鸳鸯图》

唐中后期以后,蚕桑业中心开始南移。

原因有两方面:

一方面,连年战乱,叠加气候变化,对北方的蚕桑业造成沉重打击。

另一方面,宋室南渡,北方手工业艺人大量涌入东南,大大带动了蚕桑业的发展。

江浙一带,一跃成为全国的蚕桑业的中心。

知名历史剧《大明王朝1566》中,面对宫中开支过度和诸多官员上下贪墨造成的巨大国库亏空,严嵩父子想出的应对之策是,在浙江地区“改稻为桑”,增加丝绸产量,出口售卖以获得收入。

从中可以看出浙江在我国蚕桑业版图的地位。

民国时期,江浙地区生产的丝绸,占据全国60%以上的份额,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远销海外。

东部地区的产能优势,一直延续到2000年左右。

1991年,东部的蚕茧产量占全国的58.38%,中、西部的蚕茧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.36%和34.26%。

2000年,东部的蚕茧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为53%,西部占比为34%,东部依然有优势。

2003年之后,情况就起了变化。

2003年,东部的蚕茧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下降到50%以下,西部占比超过40%。

2011年,东部蚕茧产量占全国的比例继续下降到30.50%,西部占比上升至60.58%。

2021年,东部蚕茧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下降到13%,西部占比上升至81%。

2023年,东部蚕茧产量占全国的比例只剩下9.8%,西部占比上升至84%。

1991-2023年东西部蚕茧产量全国占比变化

悄然之间,我国蚕桑业已然完成了从东部向西部的迁徙。

广西也超越浙江,成为全国最大蚕桑生产省。

蚕桑业中心从北方向东南转移,历时千年方成。

从东部向西部转移,只用了十年而已。

这一影响深远的产业迁徙,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“乾坤大挪移”的?

现在,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,叫“市场有效、政府有为”,意思是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更好发挥政府作用,共同促进经济发展。

蚕桑业中心的迁徙,便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辅相成的“杰作”。

先看市场有效。

上文提过,蚕桑产业的基础是种桑、养蚕。

这是一个典型的土地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。

种桑需要大量的土地,养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。


养蚕大棚

改革开放后,东部地区经济率先崛起,工业化、城市化进度加快,随之而来的是土地、劳动力成本上涨。

这就导致,东部地区种桑、养蚕的成本居高不下,失去了比较优势。

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,蚕桑业开始走出东部,寻找新的“成本洼地”。

再看政府有为。

蚕桑业的这一变化,引起了国家的关注。

2000年,国家经贸委提出“东桑西移”战略,2006年,商务部启动“东桑西移”工程,引导桑蚕业由浙江、江苏等传统产区向西部的广西、云南等地转移。

所谓的引导,可不是嘴上说说,而是真金白银支持。

2006-2008年,“东桑西移”工程共支持蚕桑基地建设、巩固提高和恢复重建项目179个,中央累计投资2.62亿元。

“东桑西移”工程获得了西部地区的积极响应。

仅2009年一年,陕西省就拨付省级专项资金1310万元,支持基地建设和技术攻关项目。

2023年全国各地区桑蚕茧产量及同比增速 制图:共研产业咨询(共研网)

东部企业的积极性也很高,希望在西部地区获得新的发展空间。

2007年1月,广东省丝绸纺织(集团)公司与广西丝绸进出口公司合作,重新组建了广西丝绸(集团)公司。

成立半年多,集团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,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。

“东桑西移”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,离不开政策扶持、资金投入、基地建设、技术培训等全方位支持。

市场与政府双重作用,东部与西部双向奔赴,蚕桑业顺利完成迁徙。

说起国家工程,很多人会想到南水北调、西气东输等。

在正解局看来,东桑西移的意义,不亚于这些大工程。

蚕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、用工多、经济效益较高的特点。

蚕桑产业转移到西部,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,便是解决就业、增加收入。

广西在200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,全域桑园面积达到13.34万多公顷,约占全国的17%,仅鲜茧产值就有400亿元。

广西实施“东桑西移”工程以来,留住外出务工农民多达200万人。

在四川绵阳市游仙区盐泉镇,现有桑树面积1.2万亩,养蚕专业户3500余户,全年创收7000余万元,养蚕户年收入可达8万元。

四川绵阳市游仙区盐泉镇蚕茧采摘

蚕桑业还成为脱贫攻坚的法宝。

“十三五”期间,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在92个原国家贫困县开展了蚕桑产业精准扶贫工作,发展蚕桑产业支撑23.6万户、80余万人按期脱贫。

以云南省提供的2007年数据为例,“东桑西移”为云南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寻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,户均收入由原来不足900元提高到2500元,蚕桑比较优势明显高于玉米、甘蔗等传统经济作物。

一颗小蚕茧,变成群众致富的“金蛋蛋”。

桑树浑身都是宝,桑叶可以养蚕、制茶,桑果可以食用、药用,桑枝还可以用来培育桑枝菌。

借助蚕桑业,西部地区正在延伸拓展产业链。

有的发展桑茶、桑果等产业,有的推广“蚕桑+工业+文化+旅游”发展新模式……

南充六合丝厂旧厂区成为“网红地”

随着“东桑西移”推进,为了就近获取蚕茧原料,降低运输和劳动力成本,缫丝企业开始由东向西转移。

伴随蚕桑丝产业转移,绸缎加工也紧随其后,向西部转移。

从“东桑西移”,到“东丝西移”,再到“东绸西移”,蚕桑业正在成为一根杠杆,撬动西部大发展。

站在国家的视角看,“东桑西移”更大意义是,保障了我国产业链的完整。

现在提出口,必提“新三样”,即‌‌电动汽车、‌锂电池、‌光伏产品‌。

其实,很多人低估了丝绸产业的分量。

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丝绸是我国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出口创汇产品。

在1950-1999年的50年间,我国丝绸出口创汇总额达446亿美元。

虽然近两年,我国的丝绸产业在萎缩,但依然是全球最大茧丝绸生产供应国。

蚕桑丝绸产业依然是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,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觑。

2016-2022年中国规模以上丝绸企业营业收入统计 制图:共研产业咨询(共研网)

从产业链看,种桑、养蚕是丝绸产业的上游。

上游不稳,下游难安。

如果放任东部的蚕桑业萎缩,那么,全国的丝绸产业将被动摇。

我国实施“东桑西移”工程,通过东西部协作,维护了蚕桑业的稳定,也保障了丝绸产业链的完整。

在正解局看来,“东桑西移”工程的成功实施,为我国产业转移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样板。

众所周知,因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,我国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正逐渐向东南亚、印度和墨西哥等国家或地区转移。

正解局长期关注中国企业出海,鼓励中国企业出海,但认为,产业应该优先在国内转移。

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升级,发达经济体加速产业链回流本土。

如果再放任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外迁,我国制造业有可能面临空心化的风险。

产业转移的实质,是企业追逐最优生产要素,追求更高的利润。

我国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、要素成本低、市场潜力大,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。

今年9月,国家发布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, 提出引导资金、技术、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、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,加大对革命老区、边境地区、资源枯竭地区等政策倾斜,促进区域间就业均衡发展。

“东桑西移”工程的成功,已经证明我国有空间、有条件、有能力组织产业梯度有序转移,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。

特别是,在全球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,不确定因素相互交织,国内产业转移,更能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。

这是一场国运之战。


推荐阅读